何承天建築師以其極富遠見的領導與專業識見,深刻地塑造了香港的建築景觀,為香港開啟了以創新城市設計與社區為本發展為特徵的嶄新時代。於其職業生涯初期,他參與了美孚新邨發展——這個香港甚具開創性的大型私人屋苑,為住宅規劃、社區開放空間與綜合配套樹立了歷久不衰的標準,為日後的城市規劃及社區設計奠定重要基礎。
其後在王董國際有限公司 (Wong Tung International) 出任領導職務,在其主導下設計了尖沙咀喜來登酒店,於維多利亞港畔塑造出一座標誌性的海傍地標;其優雅外形、功能佈局及公共前庭,至今仍彰顯香港的國際都會氣質。他繼而引領團隊完成太古城的總體發展——一個由船廠用地再生而來、兼容自足機能的綜合社區,涵蓋61座住宅大樓與12,649個單位,並以寬廣的平台花園、零售綜合設施及因地制宜的公共藝術豐富內涵,重新定義了都市生活、混合用途的整合與社區的韌性發展。
他於1983至1984年出任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提升了學會的策略視野,並大力推動香港建築界的設計卓越發展。何承天極力倡議政府制定《建築師註冊條例》,而此專業自我規管與認可安排的法例後來亦獲《香港基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所保障,莊嚴維持學會作為專業認可機構的法定地位。他對專業精神的堅定倡導深刻啟發業界同仁、決策者與持份者,為香港的城市未來擘劃出具前瞻性的方向。
在出色的設計成就之外,何承天長年推動關乎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框架。他的傑出公共服務跨越數十載,包括自1987至2000年出任立法局及立法會議員,歷經委任及功能界別席位;並於1991至1992年出任行政會議成員,為政府行政立法事務出謀獻策可謂貢獻良多。
於1990年代出任城市規劃委員會期間,他提倡兼顧的規劃方針,在促進審慎的高密度發展之同時,亦保存歷史地標與生態資產,確保城市文脈與現代建設並存互融。在文化保育與文物保存方面,他於2005至2008年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主導香港文物保護的重要決策;於1993至2003年間出任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主席,彰顯其守護香港文化遺產的承擔。身為香港工業邨公司主席,他對本地工業發展政策作出重要貢獻;自1991年起擔任港鐵公司董事,亦助力成就香港世界級的公共交通基建。他並積極參與房屋及市區更新工作,包括在房屋委員會與市區重建局等機構出任領導角色,塑造惠及千千萬萬市民的政策。
在教育與國際合作方面,他先後獲上海同濟大學及湖南省岳陽大學聘任為顧問教授,展現其推動學術交流與人才培育的承諾。他亦曾於2005至2006年擔任香港管弦協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積極推廣古典音樂普及與藝術卓越。
何承天多年來對香港社會公共服務方面貢獻備受肯定,曾獲頒銀紫荊星章(SBS)、大英帝國勳章官佐(OBE)及太平紳士(JP)等,可見一斑。
綜觀其於建築設計理念的建樹、在公共服務方面的深刻貢獻、對文物保育的積極倡議、對教育的悉心栽培,以及對專業的堅守與引領,何承天建築師為香港城市景觀與建築專業留下了歷久而持續的影響力。其卓越、開創的貢獻與跨領域的奉獻精神,使他最為當之無愧地榮膺本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金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