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天建筑师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与专业识见,深刻地塑造了香港的建筑景观,为香港开启了以创新城市设计与社区为本发展为特徵的崭新时代。于其职业生涯初期,他参与了美孚新邨发展——这个香港甚具开创性的大型私人屋苑,为住宅规划、社区开放空间与综合配套树立了歷久不衰的标准,为日后的城市规划及社区设计奠定重要基础。
其后在王董国际有限公司 (Wong Tung International) 出任领导职务,在其主导下设计了尖沙咀喜来登酒店,于维多利亚港畔塑造出一座标志性的海傍地标;其优雅外形、功能佈局及公共前庭,至今仍彰显香港的国际都会气质。他继而引领团队完成太古城的总体发展——一个由船厂用地再生而来、兼容自足机能的综合社区,涵盖61座住宅大楼与12,649个单位,并以宽广的平台花园、零售综合设施及因地制宜的公共艺术丰富内涵,重新定义了都市生活、混合用途的整合与社区的韧性发展。
他于1983至1984年出任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提升了学会的策略视野,并大力推动香港建筑界的设计卓越发展。何承天极力倡议政府制定《建筑师註册条例》,而此专业自我规管与认可安排的法例后来亦获《香港基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所保障,庄严维持学会作为专业认可机构的法定地位。他对专业精神的坚定倡导深刻启发业界同仁、决策者与持份者,为香港的城市未来擘划出具前瞻性的方向。
在出色的设计成就之外,何承天长年推动关乎香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他的杰出公共服务跨越数十载,包括自1987至2000年出任立法局及立法会议员,歷经委任及功能界别席位;并于1991至1992年出任行政会议成员,为政府行政立法事务出谋献策可谓贡献良多。
于1990年代出任城市规划委员会期间,他提倡兼顾的规划方针,在促进审慎的高密度发展之同时,亦保存歷史地标与生态资产,确保城市文脉与现代建设并存互融。在文化保育与文物保存方面,他于2005至2008年担任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主导香港文物保护的重要决策;于1993至2003年间出任卫奕信勋爵文物信託主席,彰显其守护香港文化遗产的承担。身为香港工业邨公司主席,他对本地工业发展政策作出重要贡献;自1991年起担任港铁公司董事,亦助力成就香港世界级的公共交通基建。他并积极参与房屋及市区更新工作,包括在房屋委员会与市区重建局等机构出任领导角色,塑造惠及千千万万市民的政策。
在教育与国际合作方面,他先后获上海同济大学及湖南省岳阳大学聘任为顾问教授,展现其推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育的承诺。他亦曾于2005至2006年担任香港管弦协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积极推广古典音乐普及与艺术卓越。
何承天多年来对香港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贡献备受肯定,曾获颁银紫荆星章(SBS)、大英帝国勋章官佐(OBE)及太平绅士(JP)等,可见一斑。
综观其于建筑设计理念的建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深刻贡献、对文物保育的积极倡议、对教育的悉心栽培,以及对专业的坚守与引领,何承天建筑师为香港城市景观与建筑专业留下了歷久而持续的影响力。其卓越、开创的贡献与跨领域的奉献精神,使他最为当之无愧地荣膺本年度香港建筑师学会金章。






